用 户 策 略 咨 询
USER STRATEGY CONSULTATION
致 力 于 为 企 业 提 供 专 业 的 用 户 策 略 咨 询 服 务

2025酒店住宿业洞察|细分客群需求变化与趋势

发布日期:2025-08-10 01:37:08   作者 :SEE.DO    浏览量 :17
SEE.DO 发布日期:2025-08-10 01:37:08  
17

出门旅游酒店怎么选?十年前打开酒店预订软件,屏幕上最醒目的永远是价格排序,大家比的是谁家地段好、谁更便宜;如今划开手机,搜索栏里跳出的关键词早已变成 “宠物友好”“儿童托管”“静音楼层”,甚至 “能否体验本地非遗文化”。不是酒店变复杂了,而是住酒店的人想要的更多了。从 “有地方住” 到 “住得舒服”,从 “标准化服务” 到 “懂我的需求”,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正在用各自的选择,重新定义 “好住宿” 的模样。而这些看似分散的偏好里,藏着的正是住宿消费最真实的变化逻辑。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14亿人次,旅游总消费突破1800亿元,同比增长8%。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住宿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住宿业迎来发展新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来源:旅智科技


不同人群正以各自独特的住宿选择,重新定义“好的住宿体验”。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标准化服务,他们渴望住宿场所能够读懂自己的需求,展开一场“定制化的对话”,提供契合自身生活方式与偏好的体验。


01 年轻客群:把“不被打扰”刻进住宿需求里

这代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及00后,对酒店服务的期待正在发生微妙转变。他们更倾向于保持适度的距离感,不喜欢被过度打扰,但对服务的及时性和精准度有着更高要求。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助化服务”的住宿场景,从预订到办理入住,能在手机上完成的绝不线下沟通。遇到问题时,留言能快速得到回复,比当面求助更让他们自在。

来源:华住会APP点“客房送物”下单


对房间的期待也早已超越“能睡觉”的基础需求。那些藏着小心思的设计更能打动他们,比如床头有可以连接手机的蓝牙音箱,公共区域有适合拍氛围感照片的角落。这些细节不需要刻意宣传,却能成为他们复购的理由。而那些动辄敲门问“是否需要打扫”“是否需要加矿泉水”的过度服务,反而会让他们觉得被打扰。


02 亲子家庭:细节里藏着买单意愿

当前亲子住宿市场呈现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70%的亲子家庭选择中高端及以上酒店:其中高端市场(四五星)占比近一半,中端(特色三星)占近30%,经济型次之;中端市场的份额还在不断扩大。带娃出行的家长他们的需求清单里,“看得见的设施”只是基础,“想不到的细节”才是关键。对他们来说,住宿不能只是外出睡觉的地方,早就不满足于加张小床那么简单了。家长们最在意的,是那些能真正解决带娃痛点的细节——浴室有没有防滑垫?插座有没有安全盖?餐厅能不能热奶瓶?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往往决定着他们会不会再次选择这家酒店。

亲子住宿需求金字塔


聪明的酒店已经开始注意到,亲子服务不是搞个游乐区就完事了。比如有的酒店会准备儿童专用洗漱包,有的在前台备着常用药品,还有的甚至提供婴儿车租赁服务。家长宁愿多花些钱,选择那些能让自己“松口气”的地方。毕竟,带娃出行已经够累了,谁也不想在住宿上再费精力。


03 银发族:在适老化里看见尊重

酒店住宿行业正在针对银发群体需求进行系统性升级。从硬件设施到服务模式,银发友好型改造已成为行业新趋势。安全适老化改造正从个别酒店的尝试发展为行业标准,头部酒店集团如华住已在其全季品牌推出标配防滑浴室、智能夜灯和紧急呼叫系统的"银发友好房",国际品牌万豪更与老龄协会合作制定了系统的《老年友好酒店服务标准》。健康管理服务也日趋完善,智能监测设备和医疗应急通道成为标配,养生主题房型应运而生。

来源:前瞻研究院


服务模式上,代际旅游需求的增长推动酒店开发"全家欢"套餐服务,涵盖祖孙三代的不同需求,而智能化服务的适老化改造也成为重点,包括简化操作流程、提供人工辅助选项等。值得注意的是,银发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催生了丰富的社交活动产品线,各地酒店纷纷组织书画交流、怀旧电影放映等特色活动,部分度假酒店更开发了"银发研学"项目。这些变化反映出银发市场正从基础保障向品质体验升级,推动酒店业服务创新和产品转型。


04 小众体验派:为“独特感”买单

对这群人来说,选住宿就像选旅行目的地的“另一半”——它不能只是个睡觉的地方,必须能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成为旅行体验的一部分

他们不喜欢那些千篇一律的网红设计,更倾向于选择能提供“在地体验”的住宿:比如可以跟着房东去山里采野菜,能参与当地手作活动,或者有机会听老住户讲过去的故事。这些体验不需要多华丽,却能让他们觉得“真的到过这里”。

来源:DT研究院《2024年住酒店趋势报告》


比起挤在热门城市的网红酒店,他们更愿意去小城的特色住宿,可能是古镇里的老房子改造的民宿,也可能是田野边的小客栈。在这里,没有密集的推销,没有刻意的打卡点,却能让他们慢下来,感受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对他们而言,住宿的“商业化”越少,“真实感”越多,就越值得选择。


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会发现那些看似分散的选择正朝着共同方向聚拢。这些趋势背后是消费者对“住宿价值”的集体重定义。


01 细分人群对应情绪价值的动态捕捉

十年前评价一家好酒店,标准很简单:干净、安全、位置方便。现在这个标准里多了“看不见”的东西——能不能让人觉得舒服、自在。从消费文化角度而言,后疫情时代,人们愈发珍视生活中的体验时刻,消费观念从单纯的物质占有转向体验获取。酒店作为旅途中的重要场景,承载着消费者对独特体验的期待。

来源:DT研究院《2024年住酒店趋势报告》


但值得注意的是,情绪价值的供给不能靠一套固定SOP,而需要建立动态响应机制。年轻人今天追求“边界感”,明天可能就渴望“社交空间”;亲子家庭此刻需要“解放双手的托管服务”,彼时又看重“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比如亚朵的“体验官”制度,通过定期分析客评关键词来调整服务细节;或是万豪的“偏好图谱”,不仅记录客人历史选择,更通过行为数据预判新需求。这些刚刚好的服务,从来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日复一日做用户洞察、持续跟踪需求变化的结果。


02 “值不值”比“贵不贵”更重要

曾经住宿消费里“性价比”是硬通货,价格差50块可能左右选择。现在越来越多人愿意为“体验感”买单,只要觉得“值”,价格反成次要因素。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携程平台显示,配备专业摄影场景的房型溢价40%仍保持85%的预订率,提供儿童托管服务的酒店家庭房复购率较普通房型高出27个百分点。华住集团2024年一季度财报也表明,增加适老化改造的房型平均房价提升15%但入住率反而上升8%。这些数据共同揭示了当住宿能精准解决特定痛点、创造差异化价值时,价格敏感度自然降低。

江西宾馆特色伴手礼 | 来源:江西长天旅游集团


这种体验溢价现象的本质,是消费者对住宿功能的期待已从基础保障升级为价值共创。亚朵酒店推出的"沉浸式办公房型"价格高出标准房20%,却成为商务客群新宠,印证了当代旅客更愿意为切中需求的专业化体验支付合理溢价。住宿行业正在从"卖房间"转向"卖解决方案",而数据证明,能提供这种价值的经营者正在获得市场超额回报。


03 数字化与人性化服务结合

诚然,现在的酒店住宿消费里,数字化已经像水电一样成了基础配置——在线预订、智能门锁、自助入住,没有这些反而会被觉得“落后”。但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数字化+人性化”的平衡,不是冷冰冰的“全机器服务”。


虽然93%的消费者肯定自助入住的便捷性,但仍有71.7%的受访者将"工作人员态度良好"列为推荐酒店的关键因素。就像全季酒店通过"智能前台+礼宾专员"双轨模式,既满足年轻人快速办理的需求(平均入住时间90秒),又保留人工服务通道,使各年龄段满意度均提升15%以上。

酒店数字化应用场景


正如石基集团《2024酒店数字化报告》指出:“最好的科技是让人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当系统默默处理了80%的标准化需求,员工才能专注于那20%需要人情味的时刻——比如雨天入住时的及时递上的热茶,或是为疲惫的商务客免费升级房型。


‘当我们把不同人群的住宿偏好摊开来看,会发现那些细碎的要求背后,藏着一个高度一致的当代社会逻辑:大家想要的从来不是“完美的服务”,而是“被看见的自己”。在这个算法推送一切的时代,酒店业的真正挑战,或许不是如何让机器更智能,而是如何让服务能记住客人咳嗽时该递蜂蜜水,下雨天要主动问一句"需不需要伞"。他们不想成为流水线上的游客,只渴望被当作 “独特的个体” 来对待。看似各有侧重,却像不同的钥匙在开同一把锁。那把锁的名字,叫“共情”。说到底,酒店住宿行业的变化,不过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让人住得踏实、自在,比任何花哨的概念都重要。毕竟,出门在外,能安安稳稳享受一下,就是最好的住宿体验了。 ’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大新路海大创意园北门西座606
18617008056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
电话:
邮箱: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