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户 策 略 咨 询
USER STRATEGY CONSULTATION
致 力 于 为 企 业 提 供 专 业 的 用 户 策 略 咨 询 服 务

用户体验的情绪密码:解读三大情绪模型

发布日期:2025-03-24 16:25:06   作者 :SEE.DO    浏览量 :29
SEE.DO 发布日期:2025-03-24 16:25:06  
29

情绪是用户体验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用户的即时感受,还决定了用户对产品的长期印象和忠诚度。然而,情绪的复杂性常常让设计师和研究人员感到棘手。如何精准地捕捉和优化用户的情绪体验,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心理学中的情绪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情绪的产生和影响机制。本文将介绍三种情绪理论——情绪ABC理论、情感化设计和PAD情绪模型,并探讨它们在用户体验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助力研发更有温度的产品。

情绪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该理论认为情绪和行为的后果(C)并非直接由外部事件(A)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信念(B)所决定。简而言之,我们的情绪反应是由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塑造的,而非事件本身。


 01 情绪ABC理论的应用

在用户体验和市场推广中,情绪ABC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的情绪反应,并优化产品的推广策略。

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当消费者首次接触到智能家居系统的概念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好奇和兴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反应(C)并非仅仅因为智能家居系统本身(A),而是由于消费者对这一技术的积极认知和评价所形成的信念(B),例如他们认为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提升生活品质、增加便利性和安全性。

用情绪ABC理论解释消费者态度


然而,如果消费者在了解智能家居系统的推广信息时,遇到复杂的安装流程、高昂的价格或者不清晰的功能介绍,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抵触。这种负面情绪(C)的产生是因为消费者对推广信息的认知和评价是负面的(B),他们认为智能家居系统难以安装、价格过高或功能不实用。


通过情绪ABC理论,我们可以认识到,要优化用户体验和市场推广效果,不仅要关注产品本身的功能和特性(A),更要关注消费者对这些功能和特性的认知和评价(B)。我们仍然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推广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优化推广策略:

● 简化信息传递:确保推广信息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技术术语,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智能家居系统的优势和功能。

● 提供实际演示和案例:通过实际演示和成功案例,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智能家居系统带来的便利和价值,改变他们的认知和评价。

● 强调情感价值:在推广过程中,强调智能家居系统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增强家庭安全感等情感价值,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02 情绪ABC理论的价值

情绪ABC理论的优势在于它强调了人们的认知、看法在情绪反应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理解和调整消费者的信念和认知,我们可以更有效地优化产品推广策略,提升消费者的情绪体验。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解决消费者在了解产品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还能从更深层次上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和购买意愿。


情感化设计是由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 Norman)提出的理论。诺曼认为,设计不仅仅是功能的体现,更是情感的传递。情感化设计强调从用户的情感需求出发,通过满足用户在不同层次的情感需求,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用户体验。


01 理论层次


诺曼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


● 本能层(Visceral Level)

本能层是情感化设计的第一层次,关注的是用户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它主要涉及产品的外观、形状、颜色和质感等直观感受。


● 行为层(Behavioral Level)

行为层关注的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体验。它涉及产品的功能、性能、易用性和效率。如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轻松、便捷,那么他们在这一层次上的体验就是积极的。


● 反思层(Reflective Level)

反思层是情感化设计的最高层次,关注的是用户对产品的长期情感反应。它涉及产品的意义、价值和象征性。


02 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应用

我们以智能扫地机器人为例:

用户在初次接触产品时,往往会被其简洁时尚的外观所吸引,这种直观的美感激发了用户的愉悦感,

用户在看到这款产品时,会因为其精致的设计而产生积极的第一印象。这正是情感化设计中本能层的体现。


在使用过程中,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高效清洁能力和便捷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情绪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轻松控制机器人,随时随地启动或暂停清扫任务。机器人在清扫时运行平稳且噪音低,不会打扰到用户的日常生活。这种高效、便捷且安静的使用体验,正是情感化设计中行为层的体现。

扫地机器人不仅是工具,更是“家庭成员”


从长期来看,智能扫地机器人不仅是一款清洁工具,更代表这品质生活。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拥有这样一款智能设备而感到自豪,这种深层次的情感连接正是情感化设计中反思层的体现。


03 情感化设计理论的价值

情感化设计能够梳理出多个层次来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从而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用户体验。通过关注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设计师可以全面优化产品设计,让产品不仅在外观上吸引用户,更在使用过程中提供愉悦的体验,并在长期使用中建立情感连接。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的短期使用体验,还能增强用户对产品的长期认同感和忠诚度。


PAD情绪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和量化情绪的理论框架,通过三个核心维度来全面评估情绪状态:愉悦度(Pleasure)、唤醒度(Arousal)和支配度(Dominance)。这种模型能够帮助我们更细致地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情绪反应,从而为设计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01 理论层次

● 愉悦度(Pleasure)

愉悦度反映了用户对产品或体验的主观满意度。高愉悦度意味着用户感到快乐、满足和愉悦;低愉悦度则可能表示用户感到沮丧、不满或愤怒。

● 唤醒度(Arousal)

唤醒度衡量的是用户的情绪激活水平。高唤醒度表示用户处于兴奋、紧张或高度关注的状态;低唤醒度则意味着用户感到平静、放松或无聊。

● 支配度(Dominance)

支配度反映了用户对情境的控制感和自主性。高支配度意味着用户感到自信、掌控和有权力;低支配度则可能表示用户感到无助、受挫或被支配。


02 PAD情绪模型的应用

我们以智能家居照明系统为例:

用户在首次接触智能家居照明系统时,往往会因为其现代化的设计和高科技感而感到兴奋。他们可以通过手机APP轻松控制家中的灯光,这种便捷性和科技感让用户感到非常愉悦。这种积极的情绪反应,正是PAD情绪模型中高愉悦度和高唤醒度的体现。

科技感+舒适感给用户带来高愉悦、高唤醒的感受


然而,当用户尝试深入了解系统的高级功能时,如果遇到操作困难,比如复杂的设置流程、不直观的界面设计或缺乏详细的用户指南,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来思考和搜索如何设置,此时用户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助,原本的愉悦感逐渐被沮丧和焦虑所取代。这种负面情绪的产生,是因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失去了对产品的控制感,从而导致愉悦度下降,唤醒度明显上升,支配度降低。这种情绪变化,正是PAD情绪模型中三个维度的综合体现。


03 PAD情绪模型的价值

PAD情绪模型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以三维坐标轴的方式来量化情绪反应,提供更全面和细致的情绪评估。这种量化方法不仅有助于识别用户情绪的细微变化,还能为设计优化提供明确的方向。分析用户在不同功能模块中的PAD值,设计师可以针对性地改进产品设计,提升用户的情绪体验。


在用户体验研究中,关注用户情绪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呼吁每一位产品设计者和研究者,将情绪理论融入日常工作中,从用户的情绪需求出发,设计出能够触动人心的产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认可,打造出让用户感到愉悦、满足和自豪的产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激发你对情绪理论的兴趣,并在你的用户体验研究和设计实践中发挥作用。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大新路海大创意园北门西座606
18617008056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地址:
电话:
邮箱: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